《青春》3月刊 | 宁波大学 郭园:《四海》:理想主义的成全与幻灭

作者:郭园    2023-03-03 15:34:30   7赞   访问量:9482

韩寒2022年的电影《四海》与他之前导演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不再仅仅局限于理想主义的表达和话语体系的自我陶醉,而是转向了一种现实主义的通俗叙事。这部作品使韩寒在青春的童话中完成了理想主义的成全到幻灭的蜕变。

电影《四海》讲述了小岛青年吴仁耀在认识了心爱的女孩周欢颂之后,因为一些意外不得不背井离乡,迎接一场未知旅途的故事。这部片长128分钟的影片,交织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它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以下四个时段:第一时段是南澳岛青年逍遥自在的生活;第二时段是欢歌的溺亡推动了小岛青年的出走,哥哥欠下的债务成了妹妹欢颂和其男友仁耀难以承受的生命辎重;第三个时段是小岛青年挣扎求存;第四个时段是青年们青春童话的消散,就在仁耀表演“飞跃珠江”摩托特技当晚,两个青年一个跌进了火堆,一个溺水而亡。全片正是通过上述的结构方式,形成了理想主义的自我成全再到幻灭的叙事构造。

 

电影中的南澳岛仿佛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域,这里的人们好像不需要遵从时间。观众从仁耀的内心独白中得知,他整日与摩托车作伴,他心爱的女孩在小店里打工,这里时间和精力都是无限的,南澳岛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生活磁力场,将他们包裹起来。富有喜剧意味的一幕是:在摩托车被鞭炮误烧后,男孩们坐在海边唱“至少我们还有梦”。小岛上的他们是天真的,这种天真是被如“世外桃源”一样的南澳岛所滋养出来的。他们在夜晚的隧道疾驰,仁耀许下愿望,要找一条可以通向大海的石头缝,带喜欢的女孩去抓螃蟹。每个人都在以自己最舒服的状态过活,连竞技式的摩托车比赛都“没有规则”。在没有规矩的自在世界里,撞车、受伤、输赢,都成了生活里的幽默,彼此间常问的问题反而是:“你有没有把我当朋友?”导演企图用这样的“世外桃源”带观众走进一场理想主义的幻梦。正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达不到这种惬意自由的生活状态,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是要受到各种人际关系和事物的牵绊,而电影一开场所展现的这种生活,正是观众包括导演自己理想化的心理投影。导演韩寒想要以这样的方式达到和观众的理想主义共鸣,从而在影像中为观众实现理想主义的自我成全。

其次,就故事中的主人公来说,小岛青年离开了青春童话镇,在大都市经历了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磕磕绊绊,但就当下的现实社会来说,他们依然是幸运的。虽然曲折,但却能找到与自身特长、经历高度契合的工作,喜欢开摩托车的仁耀依旧有机会开摩托车,有过餐馆服务生经历的欢颂依旧从事着这一职业。他们凭借从南澳岛习得的技能自力更生。而当仁耀需要一大笔钱还债时,恰巧又有了一个为过气明星做替身的机会。他们虽然在大都市过得并不如在南澳岛快乐幸福,但事事皆能如愿,这是理想主义下的现实,虽然也很残酷,但更像是一场通关游戏,青年们每每遇到困境,都有幸运药水的加持,这就使得现实具有了浪漫主义的理想化意味。导演所设定的在大都市碰壁是必然的,因为对于小岛青年来说,总是要成长,总是需要独当一面,所以他们就需要离开现有的生活环境,而离开了童话镇就意味着不再青春年少,意味着成长和改变。这种成长和改变并不完全是客观条件的推动,更有青年们主观意识上的离乡和出走,是基于主客观因素下的自我成全。

(精彩继续)


*本文首发于《青春》大学生文学期刊20233月刊

订阅链接

https://item.jd.com/10069810427083.html    

 

 

 


南京《青春》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03166号
地址:南京市太平门街 53 号  联系电话:总编办 025-83354786 编辑部 025-83699429  微信公众号:youthpub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
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