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10月刊 | 东北财经大学 张瀚文:价值、情怀与文学色彩——读王国平《文学的目光掠过新闻的湖面》

作者:张瀚文    2023-11-27 16:56:29   0赞   访问量:3912

“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新闻与文学,作为同属信息范畴的二者,其本质似乎大相径庭,但它们的结合却被汤姆·沃尔夫与诺曼·梅勒等人感知到突然有某种“艺术的兴奋”在新闻里弥漫。然而这是一项无比漫长的进程,因为每当我们谈起新闻主义与新闻的文学性,试图默认它们已经隐性融入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生产范式时,那些被粗糙地抽离了文学色彩的程式化新闻仍在用它们的广泛存在来发表无声的反对。如果切换一下视角便不难发现,对于新闻作品而言,文学性的过度缺位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可读性低、生命力弱的问题,这也是部分新闻如“日历纸”般被其读者“日抛”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相当一部分新闻因其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的内容而被视为仅仅具备信息提供功能的产品,受众阅读后几无印象,甚至一些产品在大众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趋于无人问津,面临淘汰危机;相反,以严谨的客观事实作为创作基底,借助文学手法将新闻中的人物事迹酝酿成更为细腻、更加发人深省的文字产品,通常能够更为充分地诠释其丰富内涵,焕发其积极价值。《文学的目光掠过新闻的湖面》即是如此。

正如作者王国平在书前写道:“我也想在主题报道中融入一点文学的味道,试图在吃透要求的基础上,寻找适宜的结构,捕捉灵动的意象,挖掘鲜活而恰切的细节,让人物清爽爽地站立在纸面之上。”作者试图使文学性与新闻材料自身的客观性合理共存,因此巧妙地将新闻与文学进行互嵌。这并非是对新闻作品中文字结构的单向调整,而是一种颇具文思的双向赋予。“一群人的风华”“一个人的光芒”“一方水土的神采” 三辑各自收录了诸多精良之作。从塞罕坝的“横平竖直”,到廖俊波的“发光体”,再到晋江的“本固枝荣”,现实事件所蕴含的光芒投射进文句之中,最终由作者巧思的棱镜映出不同的色彩。单单报告前因后果,或是事无巨细地描述某一情景,都显得单调而生硬;而若是缺少感人事迹与现实生活的激发,所谓的文笔又只能留作空中楼阁。正是作者将二者完美地融合,使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映眼帘,一处处丰饶的地域各具生机,让读者体会到水文人的默默坚守,体会到敦煌人的理想信念;体会到湾区的新颖商潮,体会到常熟的中华文脉。这种双向赋予极富诗学美感,以作者笔下的塞罕坝人为例:“一撇一捺,重重两笔,挥就的是人的浩浩威严;一撇一捺,轻轻两笔,也状写着人的柔性智慧。”作者借此活灵活现地展现出塞罕坝人的精神风貌。而与之对应的地理坐标塞罕坝则是:“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永’字;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本’字;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木’字。”作者王国平概括的三字内涵之间层层递进,与塞罕坝人的事迹环环相扣,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塞罕坝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深入体会那片天地的郁郁葱葱,让人了解它背后的可敬奉献与坚守。需要留意的是,该类双向赋予的前提之一即为新闻事件不可动摇的客观性,而关于文学性的二次建构需要在其客观性的完备保留之上才得以进行。例如对于“梨园头家龙套”尚长荣,作者客观引录了他的言辞、肢体语言乃至神态:“‘这是木头人。傻了,傻了!’他的声音浑厚,穿透力十足,怒目圆睁。”虽是寥寥几笔,但却绘声绘色,既无夸张成分,亦无冗余描写。


(精彩继续)


本文首发于《青春》(大学生文学期刊)2023年10月刊


订阅链接:

https://item.jd.com/10087114086440.html


南京《青春》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03166号
地址:南京市太平门街 53 号  联系电话:总编办 025-83354786 编辑部 025-83699429  微信公众号:youthpub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
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